设为首页收藏官网网盘国家资源立人课堂 今天是: 2024-05-06    美好的一天,从现在开始投稿

立人创客乐享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

立人小喇叭+ 发布

信息中心 立人创客游戏化学习三乐法新课程开始啦!欢迎交流分享
04-04 10:04
立人创客社: 祝愿世界太平!地球早日康复!
01-07 11:43
jnschool 请同学们严格遵守国家网络安全规定,文明上网!
01-07 11:41
查看: 3267|回复: 0

罗辑思维:五问互联网 番外篇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58

主题

1

好友

511

积分

高级创客

Rank: 4

积分
511
威望
7
立人币
384
贡献
-1
大金牛币
-1
乐创奖
0
乐享奖
0
乐课奖
0
立人证书
0

活跃创客热心创客突出创客荣誉管理创客元老

发表于 2017-6-26 08: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罗胖:

    各位好,欢迎大家光临《罗辑思维》,今天我们为各位奉上的是一个特别节目,是在我们正常的播出节奏流程之外的一个特别节目,所以我们称之为番外篇。

    很多人说罗胖子是互联网拜物教徒,拜就拜吧,这个光荣称号我就认了,但是要拜我就拜个真神啊,最近正好,国际上著名的互联网理论家凯文.凯利,简称KK,来到中国,他走了很多地方,但是举行一个相对私密的谈话会,那还是《罗辑思维》有这个面子,我们把他请到。

    我们请到了著名的互联网理论家KK,然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小拼盘,我们请到了国内著名的互联网实践者,来自金山网络的CEO傅盛,老中青三代,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了聊当前大家感兴趣的互联网话题。那这一期时间非常有限,我就抛出了五个问题,供这两人回答。

    好,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当互联网把全人类都抛入了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的浪潮的时候,请问KK,请问傅盛,你们到底是悲观呢,还是乐观呢?听KK怎么说。

    问题一:互联网,让人欢喜还是忧?

    KK:

    我认为未来人类将与互联网更为共生共融,如果你回顾下计算机历史就会发现,最原始的第一代计算机与这间屋子一样大,到了70年代,计算机开始变得跟冰箱差不多大,80年代出现了台式机,然后是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的体积越变越小,与我们也越来越近,甚至可以把它放到口袋里,随身携带。

    我们现在佩戴的谷歌眼镜,将来有一天也可能穿上附有可穿戴设备的衣服,甚至有一天这些设备会直接附着在我们的皮肤上,所以,计算机和我们人类日趋贴近,日趋紧密,我们逐渐与计算机融为一体,这也要仰赖于谷歌大脑帮助实现我们人类终极智能,人类发明了科技,逐渐把科技变成为人的一部分,而我们对科技也日益产生依赖,认识到我们是庞大体系的一部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会改变我们存在的方式,也会改变我们关于自己的理解,我们人类本身正在不断扩展,我们纳入了许多新事物和也纳入了整个世界。

    现在我们认为我们自身是我们的终极,但实际上我们一直在扩展想法并拓宽我们自己本身。长远来看,互联网将如何改变人类?我认为它将使我们变得更大,人与人的关系将更加密切,我们将会更加社会化。人与机器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紧密。这是一个很长远的愿景,不可能明天或明年就发生,但那就是我们正在进化的方向,我们将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大,同时我们也将改变我们自己,也会让我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人?有人担心终极智能和科技发展将取代人类,让人们失去工作。

    我认为有很多工作是会消失的,但我仍保持乐观是因为科技也将创造许多新的工作。传统工作渐渐消亡,新工作不断涌现,一项工作人们做了一段时间后会把它交给机器人或电脑,我们需要创造新的工作给人类来做,旧的工作可以消失,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依靠科技发明新的事情来做,起初人们会去做这些工作,当我们完全掌握了相关技能,就可能交给机器人去执行,工作就这样来来去去,这种模式在未来也还会持续下去,这就是我对未来保持乐观的原因。新工作会源源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

    傅盛:

    我对整个未来的这种乐观,还是非常大的,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就是我们之所以对,很多人对互联网的未来有悲观情绪,我觉得可能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互联网整个节奏特别快,而且它额整个方式的颠覆性太强了。我可以从我身上,从细节上讲几个例子。

    我刚开始到北京来的时候,是为了读书,就是因为我的这个本科特别差,在座的可能没有人听过我本科的名字,我当时简历都递不出去,所以我想到北京来读一个NBA,但是由于北京生活成本很高,所以我就开始半工半读,然后碰巧进了一家互联网公司,它当时对我冲击是非常大的。

    到了这家公司以后,我发现这家公司没什么管理,每个人好像回到了我们最初开始工作的那种状态,每个人这个小组化,领导可能也不知道在做什么?或者基本上自己能决定很多东西,但是这家公司充满了活力,后来我在思考是不是真的从上到下的管理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后来到我自己做安全,其实我当时一点也不懂网络安全,但是我唯一懂的就是说,我怎么去利用巨大的互联网用户,对安全产生很多结点效应,不是用传统一个杀毒引擎解决一切问题,而是用很多用户的行为去帮助你定义一个恶意软件,结果这个软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家也知道,现在是我的最大的竞争对手。

    就是所有的这些经历都让我在想,原来这个行业,互联网的本质不是用一个更好的管理去打败原来的管理,不是用更好的,甚至可以说创新去打败原来的创新,而是用了一个我们人类本能的一些比如说兴趣、爱好,还有特别叫工作坊,我们以前叫做作坊式的工作方式,去打败了以前大工业化的时代,这个思路是和我们整个教育体系,我们整个这么多年接受的是完全相反的。

    互联网不是用更好的技术打败了技术本身,而是用一个不一样的,其实就是《失控》上说的,是用了很多去中心化的结点效应,产生了集体智慧、群体智慧。所以我有很多乐观的估计。

    罗胖:

    刚才我们听到二位讲的都是一边倒的对互联网未来的乐观预期,那好,让罗胖子当一把乌鸦嘴吧,我来强调一下这个趋势的阴暗和悲观的侧面。

    还记得不久前我去上海的郑寅达教授讲的世界史课程,他就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的电气化革命。你可以试想,一个铁匠在新发明的万吨水压机面前,那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他之后失业,虽然社会的总财富在增长,在喷发,但是他个人的命运就会沦入一种悲惨的境地。

    按照刚才KK的说法,没关系,新职位会创造出来,你可以去跑广告,跑营销嘛,当Office先生嘛。可是你替人家铁匠想一想啊,他真的是做不到啊,他让他儿子将来大学毕业可以去干那些事,他自己,他受教育改变规划的时机已经过去了,所以他能怎么办呢?

    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意识到的是,这一次互联网带来的技术革命,比前两次技术革命的速度要快得多,我们可能要用一代人的生命时间,去承担几次大革命的变革。那好,我们的命运一定是悲观,还是乐观吗?想想那个铁匠,你自己会有你自己的答案。

    好,接下来我们继续追问KK和傅盛,那么一家小公司想要在互联网时代完成它的崛起,它应该怎么做呢?

    问题二:创业,哪里机会多?

    KK:

    一直以来我谈论了很多关于颠覆性科技的故事,我将我对颠覆性科技的研究中挑几个故事与大家分享。200年前,制造大型航船是当时世界上科技最先进的公司在做的事情,他们的产品售卖到全球,就像印度贸易公司一样,他们是全球化的公司,并且在当时盛极一时,想和他们竞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他们掌握着制造航船最先进的科技和全球资源,其他人难以与之竞争。拿什么和巨头竞争呢?很多人尝试,但都失败了。

    但在19世纪初,人们发明了蒸汽船,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很糟糕的发明,它不能远距离航行,不可靠,经常出现故障,而且价格也十分昂贵,于是它被忽视,沦落成了摆设。但蒸汽船有一个优点,它可以逆流而行,经过50多年的改造,它击败了所有的老式造船公司,一个都没有留下。

    我们还可以看看同样的故事,这次发生在汽车行业,是关于第一代汽车的,底特律当时在汽车制造业里无人可比,人们试着去竞争却从未有人成功过。在当时的日本,有个会制造摩托车的小伙子叫本田宗一郎,他开始试着改良小型汽车引擎,经过一段时间的改良研究后,他做出了几个汽车引擎,本田先生的第一辆汽车是个玩具,大家都笑话他,在他们看来,那简直就是可笑的小玩意儿。但后来GM破产了,本田成为最盈利的公司之一。他们的成功是因为边缘突破,而非正面竞争。

    同理一开始,也没有人能与IBM这样的计算机巨头竞争,很多人尝试了但都以失败告终。比尔盖茨弄了台电脑开始写软件程序,后来成立了个软件公司,再后来那家公司成了跟IBM比肩的行业巨头,谁又在与微软竞争呢?和它竞争的不是一家软件公司,而是一家叫谷歌的搜索引擎公司。

    所以我认为每次最具颠覆性的竞争都来自边缘,最具破坏力的竞争来源于边缘而非中心,因为边缘是不被看好的市场,赢利低、不稳定、未经验证、市场狭小、风险系数极高,万不得已没人愿意处于那样的境地。小公司却不得不进入这样的市场,这就是他们开始的地方,创业公司从边缘而非中心位置起始,但这些边缘公司却可以逐步击败那些老家伙。

    如果创业公司要与行业巨头竞争,我的建议是不要选择正面较量,而应从自身具有优势的边缘市场入手,巨头们不会涉足边缘市场,因为他们需要完善现有产品,强化现有优势,创业公司所处的地方恰恰是巨头们软肋所在,因为那个市场不被看好,而很多创业公司因为别无选择,没有钱,他们不得不在那开始绝地反击,边缘市场孕育颠覆性创新,甚至终结整个行业。

    傅盛:

    你知道我们传统教育里面有很多非常谬论的东西,而且我们把它奉做真理。刚才KK在讲的时候我想起有一句话,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记得这两句话挂在我中学的教室里,我每天都看着它,所以我当时一直就认为,只要勤奋,只要努力,只要不睡觉,我就一定能打败对手。

    虽然我的路径不是这么完成,但是我一直这么执着坚定,但是后来我发现这一点我做不到,因为你不睡觉,别人可以不睡觉,别人可以用十倍不睡觉的人和你一起竞争,而且他会死死盯着你,无论你做怎样的创新,或者他能看见在他火力范围之内的创新,他都会不断的拷贝。

    其实回顾我过去十年都一直在做边缘化的市场,然后我把边缘化做成中心市场以后,现在我跟这个中心市场又重新再做边缘化的竞争。KK可能不知道,今天我最大的竞争对手,是我在八年前做的一个小团队做出来的,那个产品我当时最早的时候只带了不到十个人,后来我一直把他做到上亿用户,然后我离开那家公司,现在它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

    那么在三年前,我真正接手金山安全的时候,我们的用户量只有360十几分之一,收入快速下滑,整个收入模式完全崩溃,我们在PC端,由于360安全卫士是我做起来的,我知道它很强大,所以我们反而在卫士这个市场没有全力以赴,反而是全力以赴做杀毒这个市场,看上去一个已经过去的市场。正因为它不像卫士有那么强大的功能,所以反而取得不错的成功,所以我们用户量从它的十几分之一直追到三分之一。

    所以小公司对大公司的竞争,我认为必须找一个不同的定位,第二个在市场的选择上,其实也是最好能够寻找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直道超车是没有机会的,我也认为所有的这种小公司的创新,追赶型创新是没有任何机会的。微创新是大公司用来扼杀小公司的工具,一定不是小公司用来颠覆大公司的武器。

    只有在定位上思考清楚,有不同的市场寻找,然后在大公司看不上的边缘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在他不愿意投入的这些区域里面,你全力以赴,你才有可能获得一个额外的这种收益和价值。

    罗胖:

    人类历史上始终有两个对立的趋势在博弈,第一个趋势就是大组织会想方设法地把各种资源、地盘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第二个趋势就是随着技术进展,这些被它控制的资源会流入到体制外、组织外,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小人物有机会崛起。

    举个例子说,原来你要想看一百个美女跳舞,那你就得是王侯将相、位极人臣,你才能办得到啊,大富大贵之人。可是现在不必啊,一个农民买台电视一按钮,春晚,对吧?你说有多少美女,咱都有!这就是技术给小人物带来的机会。

    比方说原来你要想当作家,那对不起,你得写,写完之后你得一家一家出版社去跑,那些拥有组织资源、出版资源、印刷资源出版社的编辑来决定你这个小说能不能开印。可是现在没必要啊,到天涯上写呗,只要你写几个帖子还不错,然后有人跟风,有人追捧,那好,你放心,出版社编辑自己会来找你,这就是组织内的资源越来越变成基础设施,这就是互联网这种技术工具起作用的根本原因。

    好吧,我们继续来追问KK和傅盛,那请问,小组织有机会,那大组织该怎么办呢?

    问题三:大公司,还能逃生吗?

    KK:

    我认为成功公司最大的挑战来自他们本身取得的巨大成功,那是很难逾越的挑战,他们不断优化并完善产品,但问题是,他们已经在自己的领域达到了顶峰。我曾见识过强有力的企业领导人,比如乔布斯,他明白某个新想法不成立的所有理由,但又必须去实施这个想法,去走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从某种程度上说,去破坏自身所建立的高度。

    从封顶下来,再去到另一座山峰,做出这个抉择需要一种信念,因为新的旅程危机四伏,以往成功的经验都不再有借鉴意义,(对大公司来说)这确实是巨大的挑战,也是个很难攻克的难题。

    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选择,事物迅速地更新换代,我们所处的行业也年年出现新的山峰、新机会、新对手,你不可能在已取得的成就上停滞不前,我认为有很多办法,比如公司可以分成很多不同小组,可以收购那些创新的公司,保证自己在新的方向上的竞争力。

    我相信傅先生肯定也了解这些办法,但这件事仍然十分困难,因为我们不相信直觉,我们会本能地把一直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但我们现在谈论的事情其实是关乎放弃的,关乎出重新选择道路的,甚至是从目前所处的封顶下来,这样做很不容易,对一个已经成功的人来说则难上加难。很少有人具有这样的品质,可以带领公司从中央转移到边缘市场,重新开始。

    他们有可能会很成功,但这是一件很难做成的事儿,特别是对那些已经成功的人来说,是难之又难。他们不仅需要改变自己,而且要带领整个公司实现这种改变,这需要强大的领导力。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但我们必须前进。或许我们会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但我们未来会收获更多。

    人们需要信念去跟随这样的领导,所以如果有人能做到的话,他必定有非同寻常的领导力。

    傅盛:

    这的确很难。我认为如果有一天,我们有机会成为一个领导厂商的话,有好几个点,是保证我们去做到这样很困难事情的根本。

    第一个事情是叫做自我攻击。我在真正成为金山网络CEO之前,其实我就和他们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都讨论过,让金山毒霸免费,而且不是我和他们讨论的,他们在几年前就开始讨论,让杀毒软件免费这件事,但是一直下不了决心,因为一年要收入好几个亿。

    当时我之所以能让它免费,是因为我在成为CEO之前,我要求董事会四年不考核我任何收入问题,你不能给我下任何关于收入的指标,这是我来的前提,因为我获得了这样一个前提,所以我才会上来就把这个收入给免费了。所以自我攻击比想象的要困难,因为它是一个在你惯性思维和既有优势下做出的一种自我摧毁。

    其实我们作出那个决定之后的确第一年非常困难,我们收入直接降了50%,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但是好在我们扛住了。也许自我攻击会直接把自己挂了,但是无论如何我觉得自我攻击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今天微信的崛起,大家也知道其实微信把腾讯内部攻击的七零八落,它把以前最大的MIG事业部基本上变成只做安全的部门,它把所有以前内部的体系都重新打破一次,但是我觉得必须保证领导层有这样的决心和魄力。

    但仅有这个还是不够的,因为如果你的内部的组织不做到能够适应这种变化的话,自我攻击其实往往不可能被推行和奏效。所以我们在内部有一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们要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一定不是把产品放在网上它就是互联网公司了,而是要用互联网的思路和方法去改造整个组织。

    第二点就是互联网的组织化,其中有几个小的点,比如说你要具备互联网的结点能力,就是你要很多个结点组织形态,而不是层级的组织形态。我知道亚马逊有一个叫披萨饼文化,一个小组如果吃一张披萨饼吃不饱,这个小组就分成两个小组。

    我们在公司内部其实做了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不断的小组化,很少看到英国庞大组织的出现,这样使得整个小组可以自我管理,它就像互联网里的一个人和结点一样,它自己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

    第三点很重要的一点,一定要相信人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看当时迪士尼收购皮克斯,收购以后乔布斯成了迪斯尼最大个人股东,这在我们以前的思路当中是不可能的,我收购一家公司,他不给我打工,他成我老板了,但我觉得这是尊重人的价值。包括迈克尔.杰克逊,索尼唱片为了拉住他,一个歌手成为这家公司最大的控股股东。所以我认为在未来,就是一个大型组织想要让自己变得更有张力,必须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承认人的价值,让更多的利益分享和人挂钩,这样的话就能保证他在组织内和在组织外创业所获得的权益是一样的,甚至会更大,因为组织能够给他提供更好的资源支持。

    罗胖:

    长期看《罗辑思维》节目的人会留下一个印象,就是罗胖子一直在黑大组织,说大组织的坏话。那好,今天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我们来说说大组织的出路,因为毕竟出路归出路,个体的命运要看你当下的选择,对吧?

    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游戏公司,它的老板就讲过一句话,他说就奇了怪了,我们的那些用户,那些游戏玩家,搭着钱,搭着时间,搭着精力,在网吧里拖都拖不走,可是我们的员工虽然也搭时间,也搭精力,可是我倒找给他钱,我发他工资,还天天闹着要走,为啥呢?

    那干脆这样,我也把公司改成游戏好了,你上班第一天,你的分值是零,第二天就是一分,完成一个什么任务就加多少分,破解一个什么难题就得到一个什么宝物,以后所有员工不要来跟我提什么升职啊什么加薪这些问题,自己上网上查去,那分值都在,分值到了自动加薪,自动提职,这样我的公司不就成了一个游戏吗?这样底层的活力不就被激发出来了吗?

    所以你看,所有的大组织要想穿越到互联网的未来,其根本的原则就是一条,就是把你从一个铁板一块的用军队式的纪律管的大组织,变成一个自由人的自由联合体,这就是大组织的最终出路。

    那好,我们继续问下一个问题,问KK。那请问,现在的那些大公司,你会看好哪一个,又不看好哪一个,哪些大公司会先死呢?

    问题四:巨头们,谁先死?

    KK:

    我认为微软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苹果也会遇到很多麻烦,因为乔布斯已经不在了。苹果更像是个中心化运作的公司,这种模式获得了成功,因为当时有一位极有远见的、强有力的领导,我们不清楚库克是否也能成为乔布斯那样的领袖。管理像苹果那么大的公司的确不容易,对苹果这样的公司来说,公司的未来发展就很难判断,苹果必须要向世人证明,在库克的领导下也能创造出另一款伟大的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Facebook,我仍然不清楚它如何实现盈利,我对它未来十年的发展表示质疑。我们发现,年轻人已经开始不上Facebook了,这就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我认为亚马逊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大赢家,一方面是因为它有一个像杰夫.贝索斯这样强大的领袖,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涉足了很多不同领域,他们现在正在向另一座山头前进。亚马逊现在已经是世界三大巨头之一,他们也在研究云技术,变得越来越像一个服务型公司。

    当然还有谷歌,谷歌也在尝试很多新玩意,如果要我来预测的话未来的大赢家应该会诞生在谷歌和亚马逊之间,他们两家公司的产品满意度都不错,我可以预见到他们在未来10年都会发展得很好,对其他公司我还是持怀疑态度。

    罗胖:

    我们来尝试给KK这一番排序做一个理论上的分析,如果你放眼未来,你认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网络世界,那所有的公司和个人的生存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点的方式,一种是线的方式,因为点和线连成网嘛。

    什么是点的方式呢?就是你做一件事,什么是线的方式呢?你就试图把所有这些事,所有的人连起来,那对于做点的事情的公司,你的要求就是你要有足够的魅力,你能够借用所有的线构成的基础设施,完成自己的崛起。而作为线的公司,你就要尽可能打通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连接,你才有前途。

    按这个分析的话,你就会发现KK的排序就有意思了,微软做的是一个点的事情,但是好像它越来越没有魅力,苹果公司做的也是点的事情,但是它曾经有巨大的魅力,只不过我们现在对接班的领导人是不是有魅力,我们不知道,所以它也存疑。

    而剩下的Facebook、谷歌和亚马逊,他们都是做线的事情,他们正在打通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之间的联系,那就看谁先能够尽快地、更广泛地打通这个联系,谁就会拥有未来。

    好,我们继续追问KK和傅盛,那如果作为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存活,他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策略呢?

    问题五:你该怎么活才精彩?

    KK:

    我知道中国竞争很激烈,人口很多,几乎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去竞争,我很同意刚刚傅先生讲的,要想在互联网行业里取得成功,你的公司就得尊重互联网的规则,我觉得这也适用于个人,现在的年轻人有这样一种态度,世界很多地方,不仅是在中国,很多年轻人都很开放,很都市化,很有包容性,基于事实说话,还带点傻乎乎的感觉在接受这个世界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自己必须学会了解科技,学会聆听科技到底在说什么?科技要表达的其实就是一种不同的文化,而年轻人正在创造一种新的摩登文化,互联网的一些特质要求年轻人应该具有一些品质,我认为那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品质。

    我们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看到同样的东西,我刚去了土耳其,在那里也是这样,这将是一种全球文化,一种线上互联网文化,当我们去迎接这些新文化的时候,就会发现更多新的机会,竞争确实很激烈,但大家应该知道,我们正处于一个开端的开端,想想过去20年里发生的变化,而未来20年将发生更多的变化,未来将有更多新的事情可以做,因此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输赢问题。

    我们创造出新的东西,更多的人将会取得成功,而越多人成功,有了工作,就会创造越多工作,这是一件多方共赢的事情,并不是说你有工作而我没有工作,不是这样,是你有了工作,你就能为我创造一份新工作,所以我觉得年轻人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乐观的,尽管竞争很激烈,生活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有机会去改变它,你完全可以去改变现状,我们可以继续之前做的,继续获得成功,继续与他人分享成功。

    在硅谷,有件特别好的事情是当一个人成功了,有了钱,他就会给他的朋友投资,这种做法有超乎想象的影响力,那些成功人士完全可以去买大游船,但是他们没有,他们选择把自己挣来的钱投资给别人,这些被投资人,可能是朋友或熟人,当我们取得成功时,他们又会投资给另外一群人,这些投资是硅谷成功的秘密。

    硅谷的故事就是一个双赢的故事,一个人成功后,他会进而去帮助其他人,让更多的人取得成功,我想很多中国年轻人也会认同这样的模式,即便他们没有说出来,这是一种新的文化,一种不同于我们父辈,祖辈的新文化,这是一种积极的发展,我们应该去拥抱它,我鼓励大家来听听这种想法,去尝试一些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去学一些新东西,去冒一些风险。

    或许我们会失败但我们需要很多失败,如果没有很多失败,一件事情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需要去拥抱失败,需要明白失败是必需的,没有失败,我们不能开展科学,没有失败,我们不能进行创新,我们需要去拥抱,去接受失败,不要给失败太多严厉的责罚,我想年轻人能感受到这些,我希望大家也能去拥抱失败,去创造一种新的文化,去为科技做些思考。

    傅盛:

    我们这代人,或者说比我们更年轻的人,有上一代人所没有的一些特质,在中国这个问题会很明显,就是我认为我比他们喜欢玩,更有兴趣点,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突破点,因为我认为互联网带来的是一个极客时代,再也不是一个好学生时代。

    我们小时候有一句话叫德智体,后来还要加上美劳,本来是三好,后来变五好,你不能有一门偏科,你的成绩有一门不好,家人和老师恨不得拿刀捅你。但是后来你发现在互联网特质比全面重要太多了,就是你在某一个点上的特质就像一个小锥子一样,会在很平的世界上一下让你凸现出来。

    如果你愿意摆一个S型,摆得像芙蓉姐姐那样也可以获得成功,所以我在想,本质上应该由于互联网使得整个传播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急剧降低,它使得以前在工业化时代不可能传播出去的小众形象,和寻找小众粉丝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被急剧放大,所以即便一个牌子当主持人一样会有很多人喜欢,所以我觉得如果作为年轻人来说,爱护好你的爱好,保护好你的个性,千万不要因为有人投来怪异的目光,而变成像别人一样的人,因为也许未来你的这个爱好就是你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已经看到很多人他可能就是喜欢玩游戏,他都可以变成一个很好的游戏从业者,以前玩游戏,这都是要受电击疗法,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兴趣点和爱好,都是我们未来得以生存的巨大的技能,所以我觉得真的,要让我们自己学会接受一个极客时代,颠覆掉以前那种高大全的形象追求,做一个有个性的自己。

    罗胖:

    借着傅盛刚才说的几句话,我也想澄清一下,此前我们有一期节目讲到的一个引发争议的观点,那期节目叫做《教育难题的意外答案》,在其中我就提到了一个观点,不是我的,郑也夫先生的观点,他说,当前中国高考的惨烈,是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关的,你看,一个家庭如果有几个孩子,他就不会逼着每一个孩子都参加高考,他会选出一个最有学习禀赋和兴趣的孩子参加高考。

    很多数学比较好的同学就反对了,他说你这算得不对,不是这样的,不管有没有计划生育,每个家庭是不是只有一个孩子参加高考,就算是这样,那怎么高考的惨烈程度下降呢?还是那么多人竞逐那个高考名额啊。这个也怪我没说清楚,但是您确实忽略了事情的另外一个维度,那就是兴趣问题。

    打个比方说,每年的北京马拉松赛,参加的人也几百上千,甚至好几千人,但是金牌只有一个,可是你能说北京马拉松赛是一个极其惨烈的竞争吗?谈不上,为什么?大家都是基于兴趣,玩嘛,重在参与嘛。搞得上当然更好,得不了金牌,参与了,也很乐呵。

    全世界的物理学家每年都在竞逐一个若贝尔物理学奖的名额,可是你能说这个竞争很惨烈吗?也谈不上,有当然是荣誉,戴上桂冠更好,没有?没有我该干吗干吗。所以说竞争的惨烈和竞争参与的人数无关,而和每一个参与这场游戏和竞赛的心态有关。

    所以一个好的社会是什么样,不是没有竞争,也不是没有贫富差距,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完全一样,而是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现状都满意,都在干着自己最有禀赋、最有兴趣。也最能获得成就感的那一件事情,那这个机会是互联网时代给我们展现的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的可能性。

    好,节目的最后,《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办得怎么样?我们也请KK看一看,然后给我们留下几句寄语,谢谢KK的参与。

    KK:

    听起来很不错,我希望我自己也能做这样的事情。在美国也有类似的成功案例,很多喜剧演员也在试图做同样的事情,他们直接到粉丝中间去,为粉丝表演,直接赚取收入,那很成功。

    我想你现在是在正确的道路上,你也应该继续这样的尝试,你现在只是处于起步阶段,这项事业将会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希望看到更多这样的尝试,我相信它们都可以成功。这方面你是个开拓者,现在并没有很多人在做这样的事情,祝贺你。
楼主热帖
学无止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Loadi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