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官网网盘国家资源立人课堂 今天是: 2024-05-04    "五四青年节"  投稿

立人创客乐享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成都市金牛实验中学校

立人小喇叭+ 发布

信息中心 立人创客游戏化学习三乐法新课程开始啦!欢迎交流分享
04-04 10:04
立人创客社: 祝愿世界太平!地球早日康复!
01-07 11:43
jnschool 请同学们严格遵守国家网络安全规定,文明上网!
01-07 11:41
查看: 5306|回复: 0

信息简史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

338

主题

1107

好友

1万

积分

社区管理员

创客导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066
威望
2976
立人币
8167
贡献
1229
大金牛币
444
乐创奖
39
乐享奖
12
乐课奖
6
立人证书
6

突出创客优秀版主荣誉管理创客元老

QQ
发表于 2017-11-5 08: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信息简史》| 唐婷婷解读

关于作者
詹姆斯·格雷克,美国最伟大的科普畅销书作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在《纽约时报》担任编辑及采访记者十年,并为《时代》周刊撰写技术专栏。曾陆续出版《牛顿传》、《费曼传》等书,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信息简史》刚一问世就被评为亚马逊最佳图书、《纽约时报》畅销书,拿下了英国皇家学会科普图书奖。
关于本书
本书是作者耗费七年时间完成,对信息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概述。作者将信息发展史上很多关键节点,抽离出来做了详细分析。用充满趣味的语言和案例,讲述了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作用和怎样消除信息过载的负面影响。
核心内容
从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作用等方面,详细分解了信息是怎样一步步推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信息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所谓“碎片化“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伴随着信息产生的始终。信息的本质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信息之所以是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认知结构就是碎片化的。现代心理学指出:人从婴儿时期,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就是一步一步渐进的。随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才慢慢形成系统化。
虽然思维的逻辑化、结构化,让知识更好地传承,但这些并不是信息本身。人只是碎片化信息的载体。
人类在历史上,关于任何学科的每一本著作,和茫茫的宇宙比起来,都只是一个碎片。即便那些看起来好像概括了所有学科的“通识性”见解,也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解读这个世界。所以,信息的本质就是:人对世界认知的碎片化呈现。
【案例】
19世纪,一个名叫威廉·艾伦的海军上校,在一次尼日尔河的探险中听到了一种非洲的鼓声。这种鼓声可以沿着河流,传出十几公里,一个村庄接一个村庄的传下去。只需要一个钟头,消息就可以传到一两百公里之外。
在“会说话的非洲鼓”中,鼓声信号表示的往往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常见场景,和一些传统的、高度诗歌化的习惯用语。鼓手在说月亮的时候,不会单说“月亮”,而会说“那俯瞰大地的月亮”;在说河水的时候,不会单说“河水”,而是说“那蜿蜒流淌的河水”。这都是为了听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碎片化信息,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反馈。
二、信息维系着人类文明的完整性
人类社会是各种信息的总和,缺少了任何一种信息都是不完整的。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当中,采取了图像、声音、文字等方式记录信息,借助这些信息,人才得以还原历史。整个人类社会才得以完整保存。
在人类文明漫长的演变进程当中,文字作为信息的载体之一,发挥了很大作用。早期诗歌之所以格律、程式化都非常强,就是因为朗朗上口的特征,能让人更好的记忆,便于口口相传。文字产生以后,象征信息已经可以不再依附于上一代的口头教导,能够隔代传承。
【案例】
《荷马史诗》的格律、程式化非常强,后世研究发现,这样做的目的都是为了能让作品更好地记忆,便于口口相传。但是在没有书面文字的年代,一个掌握很高技艺的人去世了,他身上所承载的信息,就很难流传给下一代。
比如一个村子里,只有一个人会背《荷马史诗》。如果他不在了,可能整个村子就都不知道诗的内容了。甚至再过几代人,村里人连《荷马史诗》是什么都不知道了。直到文字出现以后,作品才能得以恒久的流传。
今天,想读《荷马史诗》,你只需要到图书馆里去借一本,或者书店里去买一本,再或到网上下载一个《荷马史诗》的文档就可以了。文字让古人的思想精华,穿越时空流传至今。
三、信息不仅被动记录世界,并且主动创造世界。
信息促进了人脑思维的产生,让知识结构化,并形成新知识的基础。从早期的差分机,到后来的电子计算机;从最初的电磁感应到后来的互联网,在这些一层层累加的基础上,人类社会不断产生新的创造,信息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字的产生,意味着书面文化“侵入”口语文化。这让人们形成了全新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之前的创作,格律只是为了更好的记忆,然后口口相传。但文字的产生以后,让仅仅借助于人脑的记忆不再是必须的。如果忘了,翻一翻之前怎么写的就行了。诗歌的格律性,就慢慢脱离开单纯的记忆功能,向美感转变了。
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还让人把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加以结构化,从而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然后这些“关于知识的知识”,就像盖楼房一样,再层层累加不断推演出新的信息,创造新的世界。最终,让人类文明不断往前推进。
【案例】
1820年,英国科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在做枯燥无聊的对数计算时,把他在研究中掌握的有关数学原理和机械原理,这两种信息相结合,设计出第一台自动化计算的机器:差分机。在此基础上,他又开始了新的目标:分析机。并且,结识了英国著名诗人拜伦的女儿:爱达·拜伦。
爱达.拜伦根据巴贝奇的分析机提出了更先进的设想。她认为分析机不仅能执行计算,还能执行运算。按照爱达的说法:运算指“任何改变了两种或多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过程”。它所代表的的意义,远比计算一个结果多得多。
从这个观点出发,分析机除了操作数,还可能操作其它东西。理论上,它能处理任何有意义的关系:它能操纵语言,也能谱写音乐。这个时候,分析机已经从一台处理数字的机器,变成了一台处理信息的机器。
四、怎样消除信息过载的负面影响
人的记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接收到的信息不仅远远大于人能够处理的信息,也远远大于人实际需要的信息。
信息过载使获取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成本越来越高,也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候,要从自身出发,正确收集和处理信息,运用好搜索和过滤工具,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甄别。同时,要明确自身需求,内外兼修增强信息选择能力。
【案例】
维基百科上线8 年,用户就已经超过700万,英语条目超过250万,并且还在不断上涨。后来,在维基百科上开始出现条目挽救队,它通过合并近似条目,提升条目质量,来节约人们点开每一个链接的时间。同时,维基百科官方也推出了“消歧义政策”,把可能产生歧义的条目都做了标注,目的也是提高人们阅读的效率。
金句
1. 人只是碎片化信息的载体。
2. 人类在历史上,关于任何学科的每一本著作,和茫茫的宇宙比起来,其实都只是一个碎片;即便那些看起来好像概括了所有学科的“通识性”见解,也都只是从某一个角度解读这个世界。
3. 人类文明是各种信息的总和,缺少了任何一种信息,这种文明都是不完整的。
4. 信息在记录世界的同时,还让人把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加以结构化,从而总结出“关于知识的知识”。
5. 人的记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接收到的信息不仅远远大于人能够处理的信息,也远远大于人实际需要的信息。
撰稿:唐婷婷
脑图:摩西
讲述:杰克糖
楼主热帖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立人创客、创客立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展开
Loadi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